Life never gives anything for nothing, and that a price is always exacted for what fate bestows.
这句话出自奥地利作家斯蒂芬·茨威格的传记作品《断头王后》,讲述的是法国王后玛丽·安托瓦内特的悲剧人生。她年少时享尽荣华富贵,嫁入法国王室成为王后,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。但命运最终向她索取了代价——法国大革命爆发,她从云端跌落,最终被送上断头台。茨威格用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:命运赐予的一切,都暗中标好了价格。
2020年3月,一个期权交易者在卖出深度虚值put时充满信心,认为时间站在自己这边。然而市场的一次剧烈波动让他损失惨重,那一刻他才真正理解,期权交易的本质是胜率与赔率的不对称交换,而命运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
很多人说期权买卖双方地位不对等,买方”收益无限风险有限”,卖方”收益有限风险无限”。如果真是如此不公平,为什么还会有人愿意卖出期权?答案很简单,这种说法只看到了赔率,忽略了胜率。
期权买卖双方交换的,正是这两个维度。买方用高胜率换取高赔率,付出的是大概率亏损权利金的代价,换来的是小概率大幅盈利的可能。卖方用高胜率换取低赔率,享受的是大概率赚取权利金的喜悦,承担的是小概率巨额亏损的风险。这就像赌桌上的不对称交换,一个赌小概率暴富,一个赌大概率小赚。
假设某股票现价100元,一个月后到期的120元call期权价格5元。买方付出5元权利金作为最大亏损,但如果股价涨到150元就能赚25元,500%的收益率。问题是这种情况的概率可能只有20%。卖方收取5元权利金作为最大收益,80%的概率稳稳赚到手,但如果股价真的涨到150元就要亏25元。表面上卖方占优,但一次黑天鹅就能吃掉五次盈利。
这就是用胜率换赔率的代价。
买入看涨期权就像买彩票,中奖概率低但回报巨大。理论上股价可以无限上涨,赔率接近无限,但胜率很低,需要股价在到期前突破行权价加权利金。时间衰减是买方最大的敌人,每过一天theta就吃掉一部分权利金。不仅方向要对,速度还要快,必须在到期前涨到位。根据芝加哥期权交易所(CBOE)的统计,约30-35%的期权到期时毫无价值,而60%以上的期权在到期前就被平仓。
这种策略适合用小资金去博确定性强的机会,比如重大利好发布前。但绝不适合重仓赌博,因为时间站在对手那边。
买入看跌期权的逻辑类似,只是方向相反。股价最多跌到0,所以赔率接近行权价除以权利金,但同样需要股价大幅下跌才能盈利。买put有两种用途,一是持有正股时买put对冲,相当于买保险;二是看空时买put博暴跌。前者是风险管理工具,后者本质上和买call一样,都是低胜率高赔率的赌博。
卖出看涨期权的问题是收益封顶亏损无底。即使是covered call,持有正股同时卖出看涨,也会面临股价暴涨时错失大行情的机会成本。更危险的是naked short call,裸卖看涨期权。2021年1月GameStop轧空事件中,华尔街做空机构卖出大量call,股价从月初17美元暴涨到盘中最高483美元,涨幅超过28倍,空头损失数十亿美元。这就是高胜率策略遇到黑天鹅的下场。
卖出看跌期权是许多期权卖方青睐的策略。最多赚权利金,最大亏损是行权价乘以100再减去权利金。胜率很高,因为时间衰减和股价不大跌的概率都站在卖方这边。很多交易者在看好的公司股价高位时卖出深度虚值put,大部分到期归零,看似稳定收益。
但2020年3月疫情爆发时,美股在四周内经历四次熔断,道指从接近3万点暴跌到19000点以下,跌幅超过三分之一。那些卖出深度虚值put的交易者,眼睁睁看着30%虚值的期权瞬间变成深度实值,被迫大幅亏损平仓或者面临强平风险。这个案例说明,卖put的高胜率是用尾部风险换来的,市场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走出你认为不可能的行情。
第一张账单是保证金占用。深度虚值期权看似躺赢,但占用大量保证金。假设某股票现价100元,卖出80元的put收取200元权利金,却要占用约2000元保证金,资金使用效率只有10%左右。如果同时卖出多张深度虚值期权,保证金占用会迅速飙升。很多新手卖方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搞清楚保证金计算方法,不知不觉把保证金水位线推到了资产净值附近。这意味着无法应对突发的市场波动,一旦触发margin call只能被动平仓,同时还错失其他投资机会因为资金都锁在保证金里。
第二张账单是黑天鹅风险。2015年8月24日”黑色星期一”,人民币意外贬值引发全球恐慌,A股单日暴跌8.49%,创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,两市逾两千股跌停。一位期权交易者持有大量沪深300的虚值put空头,原本认为市场不可能单日跌超5%。但暴跌当天,他的账户瞬间触发margin call,不得不在最低点被迫平仓,损失超过账户本金的30%。
命运的残酷之处在于第二天市场就开始反弹。如果他有足够的保证金储备死扛,完全不会有任何损失。但在当时的情况下,死扛意味着赌市场不会继续崩盘,赌不会出现连续跌停。止损虽然损失惨重,但至少保住了剩余本金和风险的可控。
第三张账单是心理压力。卖方经常说时间是朋友,每过一天theta衰减就让期权价值降低。但这只在股价不大幅波动的前提下成立。一旦市场剧烈波动,买方可以主动止损亏掉权利金就走人,卖方只能被动等待要么扛到到期要么巨额止损。持有深度亏损的空头头寸时,每天看着账户净值缩水,不知道跌势何时停止,纠结是否应该止损,担心刚止损就反弹。这种心理压力是卖方要付出的隐性成本。
凯利公式是根据赔率计算最佳投注比例的数学工具。公式是 $f=\frac{bp-q}{b}$,其中f是投注比例,b是赔率,p是胜率,q是败率。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期望值为零或负值时不值得下注,期望值为正时凯利公式能给出最优比例,除了100%赢任何时候都不应下全部赌注。
但期权交易的现实比公式复杂得多。赔率和胜率无法精确计算,如何计算某股票在一个月内下跌30%的概率?如何评估突发政策风险的概率分布?历史波动率能代表未来吗?凯利公式假设b和p在多次投资中保持不变,但现实中不同行权价不同到期时间的期权风险收益特征完全不同,市场环境时刻在变化。
更重要的是凯利公式缺失了时间维度。同样是卖出虚值期权,1周后到期胜率高但权利金少,3个月后到期权利金多但不确定性高。时间对期权定价至关重要,但公式没有考虑。
假设卖出深度虚值put你认为胜率99%赔率1:10,赚100亏1000,凯利公式建议下注98.9%。绝对不行。因为你对胜率的估计可能错误,实际可能只有95%甚至90%,而且一旦遇到黑天鹅1%的概率可能瞬间变成20%。保守做法是即使凯利公式建议高仓位也要打折扣,经验法则是保证金水位应控制在50%以下,单个标的不超过15%。
分散是最好的风险管理。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,不同标的不同到期日不同行权价。当胜率或赔率发生重大变化时重新评估,比如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,原本99%到期归零的虚值期权可能变成50%被行权的概率,这时应该重新计算期望值,如果期望值变负果断止损,不要执着于历史上都会回归。
假设某科技股现价100元,有交易者卖出70元的put,收取300元权利金。30%的虚值程度看似稳如泰山,隐含波动率低市场认为几乎不可能跌这么多。但高胜率不等于好策略,问题在于一次黑天鹅可以吃掉10次盈利,赔率太差赚300可能亏3000甚至更多,保证金占用高资金效率低。
更好的做法是卖出虚值程度适中的期权,10-20%虚值,平衡胜率和赔率。同时可以通过组合策略优化风险收益结构。比如covered call持有正股同时卖出看涨,降低风险增厚收益,缺点是封顶上涨收益,适合长期看好但短期认为会盘整的股票。
Bull(Bear) Spread(垂直价差)是更稳健的选择,卖出较高行权价的put收取权利金,同时买入较低行权价的put付出权利金限制最大亏损。净收入是权利金差额,最大亏损是行权价差额减去净收入。虽然降低了收益但限制了最大亏损,不会因为黑天鹅爆仓。比如股价100元时,卖出95元put收500元,同时买入90元put付200元,净收入300元,最大亏损500-300=200元。
当卖出的期权逐渐接近实值时可以考虑roll over,平掉当前头寸卖出更远期更虚值的期权,延长时间降低行权概率。有交易者在期权临近到期时成功roll over,将平值期权换成更远期的相同行权价期权,既延长了时间提高胜率又收取了新的权利金。但roll over不是万能的,如果股价持续下跌roll只是延缓亏损,移仓成本可能很高,要评估是roll还是认亏。
设定硬止损线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。成熟的期权交易者通常遵循这些止损规则:保证金占用达到70%时必须减仓,单个标的亏损超过本金3-5%时止损,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时主动止损,持仓时间超过预期2倍仍未回归时止损。
止损最难的不是规则而是执行。当卖出的put从虚值变成实值,内心会疯狂说服自己只是暂时的肯定会反弹,对这个公司有信心长期看好,再扛几天说不定就涨回去了。但市场不会因为你的信心而改变,该止损就止损,保住本金比保住面子重要。
期权卖方赚的每一分钱都是用风险换的。表面上卖期权是躺赢,时间每天流逝theta自动衰减,大部分期权到期归零,统计上卖方占优。但实际上这是用尾部风险换确定性收益,赚10次每次500元等于5000元,亏1次可能亏掉10000元甚至更多,净收益可能是负的。
更著名的案例是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。这家对冲基金拥有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两位合伙人,他们在1997年因Black-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。LTCM依靠复杂的统计模型和套利策略长期稳定盈利,看似无风险。然而仅仅9个月后的1998年8月,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,历史规律失效,LTCM在不到四个月内亏损46亿美元,最终需要联储协调14家金融机构注资36.5亿美元救助。正如历史学家尼尔·弗格森所说:”诺贝尔奖得主懂得很多数学,但不够了解历史。”
投资的世界里风险和收益永远对等。高胜率策略等于低赔率等于尾部风险,高赔率策略等于低胜率等于大概率归零,想要既要又要就要加杠杆最后爆仓。无数交易者付出惨痛代价后总结的教训是:不要被高胜率迷惑99%胜率不代表可以重仓,不要忽视小概率事件1%的黑天鹅可以毁掉一切,不要超出风险承受能力保证金水位是生命线。
很多人做期权是为了赚快钱,幻想找到一个高胜率高赔率的圣杯策略。但圣杯不存在。真正的投资智慧是接受风险的存在每一个策略都有代价,理性评估代价你愿意为这个收益付出什么,控制风险敞口不要让一次失误毁掉全部,敬畏市场永远为黑天鹅留一条后路。
成熟的期权交易者会遵循这些原则:保证金水位控制在50%以下,单个标的不超过总资产的15%,分散标的和到期日,优先使用价差组合限制最大亏损,严格止损不赌一定会回归。这样虽然降低了收益但提高了确定性降低了爆仓风险。
期权交易不是赌博但比赌博更需要纪律。赌徒靠运气专业交易者靠概率。理解胜率与赔率就是理解命运的账单,每一次收获都有对应的代价,每一个策略都有适用边界,每一次盈利都可能是下一次亏损的铺垫。
命运赐予卖方高胜率的安慰但暗中标好了黑天鹅的价格,命运赐予买方高赔率的诱惑但暗中标好了时间衰减的价格。关键不在于选择哪一方,而在于你是否清楚自己在付出什么,你是否有能力承受最坏的情况,你是否在用闲钱而非身家性命下注。
在期权市场生存下来的交易者,都明白一个道理:每次开仓前都要问自己,如果股价跌50%我能承受吗,如果触发margin call我有备用资金吗,如果这次判断错误会影响我的生活吗。
投资的最高境界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在赚钱的同时睡得着觉。期权交易是一场概率游戏,做一个清醒的玩家,理解命运的账单,敬畏市场的无常,控制风险的边界。这样即使偶尔交学费也不会伤筋动骨,即使收益不是最高也能走得更远。